生物物理学报
主办单位:中国科协
国际刊号:1000-6737
国内刊号:11-1992/Q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1479 人次
 
    本刊论文
自来水中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开展自来水行业实验室质量控制为了给自来水检测控制工作提供有利的依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方法人员的素质是检测质量的根本保证,严格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结果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更好地提高检测质量结论为保证优质供水提供科学的依据
论文关键词:关健词,自来水,微生物,质量控制
  随着2006版水质标准的实施,对水中微生物检测项目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为了保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满足新版水质标准的要求。就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除了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和仪器设备要求较高以外,还必须加强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关键控制点如下:
  1 人员要求
  高水平技术人员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前提,从事微生物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高水平的操作能力。由于微生物检测实验是中、高度复杂程度的实验,其特点为:不仅不能完全脱离手工,还要以定性实验为主,在此基础上增加主观判断的机会。所以其操作过程中有很多主观判断的情况,在操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出现变化,因此操作人员的专业经验、检测能力、操作熟练程度尤为重要。为了保证检测质量,应重视检测人员的技术素质,为技术人员及时了解先进的方法信息和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创造条件。实验室应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班,经常参加培训交流,以丰富积累工作经验,提高检测的水平。除此之外,特别需要培养的是检验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检测人员应具有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的质量控制指导思想,并能够按照国家检测标准来进行操作。
  2 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和日常维护
  微生物实验大多是微生物的形态观察、鉴定及计数,还有培养基的制备及接种等实验。而这些实验很多都是要求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所以硬件建设是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微生物实验室主要分为准备间、净化间、无菌间等,净化间多采用封闭过滤除菌通风形式,地面作环氧树脂处理。无菌间应配紫外线消毒设备, 在使用前后都应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并定期对紫外线强度进行检测,条件有限的实验室可使用超净工作台等措施。有了硬件的坚实基础,还要有行之有效的日常维护。加强微生物实验室的卫生管理,建立严格的卫生制度。要求微生物操作人员定期清扫实验室,针对有些致病菌的实验,实验过后要立即对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灭菌消毒处理。无菌间是微生物实验室的一个特殊操作空间,在无菌间内禁止吸烟、进食、喝水。规范进入无菌间人员的行为,要求绝对的无菌状态。有关人员在进入无菌操作间前,要先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无菌工作服,戴帽、口罩,必要时还要戴上手套等。与微生物检测室相邻区域如有互不相容的活动时,应进行有效的隔离,并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总之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应满足检测要求,不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3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培养基是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必需品,培养基的好坏通常以细菌能否在培养基中生长或能否形成典型菌落来衡量。基础培养基要求细菌不仅能够生长,还必须发育良好并能使细菌充分表现出其典型的特征。培养基的一般形状包括外观、厚度、pH值等[2]。刚配制的液体培养基,其外观应透明、清亮,无浑浊、无沉淀,颜色符合要求。新鲜的固体培养基应具有特定的颜色,表面湿润但无水汽、平整、光洁无凹陷和气泡。培养基的购置、贮存、制备、性能测试等方面应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从培养基自身质量来看,不同厂家的产品,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都会存在差异,因此培养基的购买至关重要。应选择产品市场信誉度高、有质量保证能力和服务保证的厂家。还要求厂家提供:培养基成分名称及产品编号、批号、使用前的pH、储藏信息和有效期、技术数据清单、质控证书以及必要的安全危害数据等材料 。培养基到货后,应有专人做好验收工作,每批培养基到货物后都应对培养基的质量进行检测,满足规定的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对于自制的培养基,培养基应按照要求选择合适的压力和时间进行灭菌,并且应有高压灭菌效果的检测记录。新制备的培养基,要按批号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做无菌试验。对于压力蒸气灭菌后倾注的固体培养基,抽样后放(35±1)℃恒温培养箱培养24~48 h。灭菌后经无菌操作分装的液体培养基要全放入(35±1)℃恒温培养箱培养24 h。对有些无需高压灭菌只需煮沸消毒的选择性培养基要取部分琼脂放入无菌肉汤管培养24 h,上述实验证实无细菌生长时才算合格。若有细菌生长,说明培养基制备过程中已受杂菌污染,除了寻找原因外,应不再使用。此外还应对培养基在配制过程中从原料的称量、方法、步骤、性状、批号、失效期以及配制者、配制日期和高压灭菌过程各个环节形成记录。同时应根据检测微生物指标不同,应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和试剂。
  4 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设备管理是衡量实验室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设备管理包括:
  1、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
  2、仪器设备的检定
  3、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4、仪器设备的运行、维修、维护管理包括:编写仪器设备的操作作业指导书、落实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制度、建立仪器设备使用前的检查制度、落实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制度等等。
  就微生物检测而言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冰箱、低温冰柜、 培养箱、光学显微镜、压力蒸汽灭菌器、净化工作台等[3]。这些仪器的质控要求是每天观察记录培养箱温度,允许范围(36±1)℃,每天观察记录冰箱温度,冷藏室允许范围(4±2)℃,冷冻室允许范围(一5±1)℃,且应定期除霜,要每天观察记录低温冰柜温度,允许范围(一2O±5)℃,霉菌培养箱(25±1)℃,对于需要溯源的器具如温度计,应定期进行自校准和检定,因为控制温度在整个细菌实验中是很重要的。显微镜每4年或需要时对显微镜要做清洁与调试,以上这些仪器除显微镜外都应恒温准确,每天在开始和结束工作时,分别观察和记录温度的变化。压力蒸汽灭菌器应对其压力表定期进行检定, 压力蒸汽灭菌器温度允许范围为≥121℃,在进行物品灭菌时,应做高压灭菌效果检测,并且有检测记录。用生物学方法或化学方法测试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生物学方法是利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对热耐受性,把纸片放入压力蒸汽灭菌器内,灭菌后取出置于溴甲酚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观察有无细菌生长。化学方法是化学指示卡(管)检测法,将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指示卡(管)放入物品中央,经过灭菌后取出指示卡(管)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效果。净化工作台应定期检测风速, 要求至少每半年检测一次风速,若低于0.36-0.54m/s,则应更换工作台上方的高效过滤罩。对紫外灯要每3个月检查1次消毒性能,紫外线强度应≥70uW/cm2。
  5 室内质量控制
  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是产生准确和可靠结果的基础和核心,是保证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自身实验室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室内质量控制活动,包括:人员比对、样品复测、目击实验和盲样考核等多种方式。

考核范围覆盖所有微生物检测人员、所有微生物检测项目,考核结果作为质量监督内容纳入业务质量监督报告,针对发现问题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为实现持续改进、提高检测工作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6 室间质量控制
  室间质量控制是由实验室以外的组织或机构对其已达到的质量水准进行的评价。就是由国家级、省级等权威机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发给未知样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室内质控的基础上,考核实验室真实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按时上报结果。总结分析检测结果,促进提高检测人员的理论和检测技术水平。室间质量控制是一种评价实验室工作质量的方法,其目的通过室间质控了解某地实验室的检测技术整体水平,使实验室工作从质控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不断改进提高技术水平。室间质量控制可对实验室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它可做为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外部监督工具。
  7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保证整个实验室有序、高效的运转,必须要有它完善的质量体系,质量体系是日常工作的指挥棒。质量体系的实现是通过可操作性强的操作手册来完成的。微生物检测操作手册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样品采集、运送与处理;样品检测流程;检测方法与质控方法(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报告方式;仪器操作手册;试剂质量鉴定;质控控制;
  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生物安全制度、内务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等)。
  1、样品的管理:样品应正确采样,并有充分的代表性,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采样,且送检样品的标识应是唯一性,同时要做好样品的交接登记保存及处置等工作。样品尽快检测,避免样品保存时污染、腐败变质,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
  2、检测方法 :微生物检测应按国家检测标准方法或其它实验室认可方法进行。
  3、检测过程: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每个样本要做空白对照和平行样,以保证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报告制度:每张报告应有检测者、审核者、签发者的签名,并附有检测原始记录,以尽量避免错误的检测报告,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溯源性。
  5、完善实验室管理:建立健全微生物实验室各项制度,及时更新完善实验室质量体系。
  8 结语
  在检测过程中制订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要持之以恒,才能充分发挥出质量控制应有的作用。才能培养出有一定水平,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总而言之,只有把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好,才能保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公正性,才能更好的适应2006版水质标准。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生物物理学报 》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生物物理学报 》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